2001年有余科研的需要,我国开始验配美国paragon公司设计和制作的四弧“倒几何”镜片设计,镜片材料为氟硅酮丙烯酸脂(fluoroperm 151-OKTM)。材料的透氧性(DK)值为151×10—11(cm3/s)(毫升氧气/毫升×毫米汞柱)(15℃)。选择近视眼志愿者25例50只眼,屈光不正等效球镜度数为—1.75~—4.75D,每位受检者在配戴前对每只眼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的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和单色光波阵面像差测量。受检者夜戴镜片至少7小时,配戴后1天、1、2、4、8、12周早晨戴着镜片来检查,详细记录配戴者戴镜的天数和夜戴的时间。分别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最佳矫正视力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12周的随访检查再次做单色光波阵面像差的测量。受检查者戴镜前的矫正视力为—0.0628±0.0857(LogMAR),而戴角膜矫形镜12周后的矫正视力为—0.0120±0.3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17.821,P<0.001);戴镜前单色光波阵面像差Zernike函数值的均方根RMS(poot-mean-square)为(O.5766±0.4771纳米),而戴镜90天后RMS值为(1.3731±0.80389纳米),单色光波阵面像差Zernike函数值的均方根RMS(poot-mean-square),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36.513,P<0.001),与各级像差相关的Zernike函数值的RMS值均增加;角膜地形前表面偏心率下降,但后表面偏心率增加。由此可见降低近视度数的角膜矫形镜可引起患者视觉质量的下降,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角膜形态改变引起的单色光波阵面像差增大可能是视觉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Paragon公司后来并没有进入亚洲市场,Paragon的CRT镜片并没有在中国临床验配,根据研究的病例情况看,paragon公司的CRT镜片在设计上、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是很出色。
角膜塑形镜的成功验配的关键不在于开始时的验配技巧与处方,而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规范随访观察和镜片的特异设计与修正。验配角膜塑形镜本身是一门艺术,不能简单的吧其当做商品,而是一种医疗行为。操作规范,检查准确,验配者熟悉镜片的设计和制作,并直接参与整个治疗过程,这样才能成功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