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呆方式降低近视度数快,家长容易配合护理,日间行动方便,特别有利于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眼内部易落入灰尘。但因睡眠时镜片活动很少,相对泪液循环差,另外不易获得良好稳定的中心定位,以出现带入性散光,镜片易变形或沉淀,对眼部影响较大。
2、日戴方式容易获得良好的中心定位,泪液循环好,镜片沉淀物少,体现规律性改变,带入性散光少,对眼部的影响相对少可长期使用。但日间活动受限,不宜做剧烈运动,镜片下容易进入灰尘而损伤角膜表面,对儿童患者家长不宜配合护理。
LASIK、PRK和RK术后的应用
治疗近视的准分子角膜激光手术后,部分患者因残留近视、散光,甚至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屈光参差,或出现继发性圆锥角膜等并发症,导致视力明显低下,往往需要在进行光学矫正,以恢复视力即双眼视觉功能。
根据专家对100余名LASIK、PRK和RK术后患者再矫正的临床经验,能够利用普通框架镜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比例仅有17%,大部分的高度屈光不正则需要利用RGPCL才能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针对有些术后角膜中央区明显平坦化,而旁周边区变陡峭的病例,普通RGPCL的球面和非球面设计无法得到满意的配适状态,而角膜塑形镜与正常角膜表面反向几何形的设计恰好与这种角膜形变比较吻合,因此更容易获得与角膜前表面相匹配的状态,从而使患者能更舒适更健康地戴镜矫正。事实也证实术后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均能很快适应,耐受性高,镜片的中心定位和活动度适宜,视力均矫正到
圆锥角膜的应用
圆锥角膜的特点是病变区前突和逐渐变薄,若利用角膜塑形镜进行校正应是十分慎重的,所以我们只考虑对一些角膜厚度未明显变薄的轻度圆锥角膜患者尝试验配角膜塑形镜。此阿勇日戴方式戴镜,对其监控也十分严格,每次定期复查都需要配合检查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厚度。发现效果欠佳或有不良反应及时终止。目前我们只对2名患者处方了角膜塑形镜,其中1例双眼轻度圆锥角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形态改善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