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的抛磨修饰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10-6       阅读次数:

角膜塑形镜直径较大,属于偏紧的配适,所以最常见的需要抛磨修饰的问题是镜片紧,镜片粘附。镜片紧包括镜片周边弧区陡紧、镜片平行弧区陡紧、反转弧和平行弧结合部陡紧,出现沉积物以及镜片直径相对角膜过大也会造成镜片偏紧。另外,镜片边缘缺损、去除表面划痕、镜片屈光度不适宜也可以通过抛磨修饰来解决问题。

 

镜片偏紧、镜片偏位

 

常见原因

相对于角膜个解剖部位,镜片各弧参数与之不匹配,可以是周边弧区、平行弧区过陡或反转弧和平行弧结合部的角度大不平造成的,也可以使镜片直径偏大。若眼睑压较大或角膜散光偏大,镜片容易想鼻颞侧偏位而移动度差。

处理方法

如果镜片的周边弧区紧,可以用12.00mm的通透进行放松镜片的周边弧区;如果由于平行弧去相对于角膜弧区片都的原因造成,可以用曲率半径为9.00~10.00mm的铜头对镜片平行弧区的外缘进行放松;如果是反转弧区和平行弧区结合部紧,可以用7.50mm的铜头放松该区。

如果由于镜片直径较大导致镜片紧,可以用V形钻石头把镜片的直径削至所需的直径,用球面钻石头对镜片做一条新周边弧,然后用铜头及桶头依次将新周边弧区即镜片的边缘进行抛光处理。

受眼睑牵拉挤压镜片容易想两侧偏位时也可考虑使用上述方法缩小直径,减少镜片与眼睑的接触面积,减少力学效应。角膜散光草果2.00D,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往往中心定位不良,应考虑选择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若设计合理可以十分有效改善中心定位,获得降低近视和散光的效果。

因素

验配角膜塑形镜时,采用夜戴方式往往设计成轻度过矫,即使有0.25D左右的误差,亦显得并不重要。若为高度屈光度采用日戴时,屈光度的精确性则显得很重要,无论过矫还是欠矫,均会影响到视力下过,所以利用抛磨技术适当修改屈光度可以方便患者迅速恢复好视力和双眼协调。

处理

当镜片欠矫时,可以通过研磨盘对镜片的光学中心进行处理来降低镜片的屈光度;当镜片过矫时,可以通过研磨盘对镜片中心3mm外的部位进行处理来增加镜片的屈光度。

追加负屈光度时使吸棒精确地吸在镜片中央区,凸面朝外,湿润平盘海绵,滴入研磨剂,持住镜片垂直于工具表面,位置在工具边缘内约2.5cm处,轻微压在工具表面,如转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则逆时针方向转动镜片。镜片不可顺周来回扭转,每约5秒抽检1次屈光度。

追加正屈光度较少进行此项操作。方法是平盘工具中央包裹绒布,一使镜片表面旁中心区域的抛光作用大于中心区,手柄与平研磨盘呈45°角,时间约15秒。

镜片划痕、磨损

常见原因

通常 在清洗镜片过程汇总不小心有指甲、或可能存在的小颗粒在揉搓时造成的,或处理镜片中不慎掉落在地面或粗糙的桌面,拾取镜片时有磨损。镜片使用时间过长(超过2年以上)也不时可见镜片表面上多量小划痕和沉淀物。

处理

可以用海绵草莓头对镜片的内表面进行抛光,通常浅的划痕可以清除掉,或把划痕变浅。可以用桶头对镜片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可以把浅的划痕清除掉,或把划痕变浅。

镜片超长使用建议最好尽快更换镜片。

特殊修改

因临床需要医师的要求,可以对镜片做一些特殊的修改。

例如需要修理微小缺损,可以用V形钻石头把小缺口消去,然后用球面钻石头再造一条新周边弧。在用铜头和研磨盘抛光处理。

 

 

 

 

 

镜片沉淀物

镜片清洁处理不当,不定期实施去除蛋白处理,或使用时间过长,出现明显沉淀物时,可见各种自觉症状和镜片偏紧的表现。

揉眼下沉积物的形态

在镜片的反转弧区弧或光学区有用水冲洗不掉的淡淡的、云雾状沉积物。严重者,在镜下可发现斑驳的沉积物,有呈现器材的颜色、有呈现褐色的。通常在反转弧区容易发现。非典型沉积物肉眼不容易发现,通常要在显微镜下,或通过临床表现才能发现。

沉积物的临床症状

镜片有沉积物是,近期容易出现结膜充血,亦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异物感。典型的表现是近期患者感觉到舒服度明显下降,眼发干,荧光素染色下角膜可有点状着色。严重的患者主诉戴角膜塑形镜半夜眼镜疼痛而不得不摘下镜片。

处理方法

镜片出现肉眼可见的沉积物时,应该更换新镜片或进行抛光清洁。可以用吸棒吸住镜片凹面的中央,用海绵草莓头对镜片的内表面抛光清洁;可以用吸棒吸住镜片凹面的中央,用桶头对镜片的外表面抛光清洁,适当抛光处理后即可改善镜片的清洁度有可改善配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