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红眼”和“红眼病”的方法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11-13       阅读次数:

    每到夏秋季节,“红眼”及“红眼病”就会重新散发或流行起来。那么,“红眼”和“红眼病”是否同一种眼病,有什么样的症状,对眼睛有什么危害?如何鉴别、预防及治疗呢?
   “红眼”、“红眼病”顾名思义,都与眼红有关。但并不是同一种眼病。它们不同之处在于:病原菌不同、症状不同,药物选择不同。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为“红眼”或“火眼”,由细菌感染所致。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直接接触结膜发生。多见于春秋季节,是最常见的眼部感染疾病之一。多为双眼同时受累,自觉流泪、有异物感,灼热感、畏光或刺痛。主要特征是明显的结膜充血呈鲜红色,近穹窿部特别明显,近角膜缘充血较轻。结膜囊有较多的的粘液物或黄白色分泌物,早晨起床时眼睑可被分泌物粘着,睁眼困难,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本病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染。与患者卫生习惯有关,可能是他人传染,亦可以自然发生。在多数情况下,不属于角膜接触镜诱发。有时可因角膜接触镜护理液被污染,镜片被污染,或戴角膜接触镜游泳、摘取与配戴镜片时洗手不干净等使结膜发生感染所致。
    治疗应立即停戴角膜接触镜,分泌物较多时者,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一次,滴用抗生素眼水,如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每1-2小时滴眼一次,每次1-2滴。待结膜炎症痊愈后可继续配戴。对经常出现“红眼”的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应建议换用新的镜盒、镜片,并认真清洁、消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常称为“红眼病'', 由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引起。通过被病眼分泌物污染的水、物、或手指等传播给健康眼,常流行于夏秋季。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较“红眼”重、分泌物粘液状,量少,眼睑肿胀和显著的结膜充血、滤泡增生,半数病例有结膜下出血,严重者可遍及整个球结膜,故称“红眼病”。角膜染色检查可见点状上皮剥脱或上皮下浸润。有些患者除眼部症状外,常伴有发热、流涕、咽痛、耳前淋巴结肿大等,上述症状在2-3天内达高峰,一周左右可自愈,一般无后遗症。
    治疗以4%吗啉双呱、利巴韦林或羟卞唑、病毒唑眼水点眼,每1-2小时1次。因其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红眼”与“红眼病”尤为关键的鉴别在于微生物学的检查。在暴发性流行季节,诊断较为容易。 如没有条件做微生物检查,患者的症状又不完全典型,也可以同时选用抗菌、抗病毒药物交替使用。

云南省地州梦戴维视光中心联系地址、电话:0871-5101889 http://www.ynjszl.com
曲靖市大转弯金穗花园三期A座803室    电话:0874----8962298
曲靖市寥廓南路273号戴康眼镜店    电话:13108633118
 景洪市活发大厦9楼9005室   电话:0691----2132039
 大理市下关正阳时代广场27---7     电话:  0872---216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