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结膜下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加,可引起球结膜下出血。严格地说,结膜下出血只是症状,而不是真正的疾病,极少能找到确切的病因。患者常只出现于一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
患者病史:
询问相关病史:外伤(眼外伤或头部挤压伤)、高血压、肾病、血液病(如白血病、紫癜、血友病)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及剧烈咳嗽患者。
询问用药病史:全身服用抗凝药物,尤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临床表现:球结膜下出血初期呈鲜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棕色。一般7-12日自行吸收。出血量大时,可沿眼球全周扩散。
治疗要点:
1.首先应寻找出血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出血早期可局部冷敷,2日后热敷,每日2次,可促进出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