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内皮巨多形改变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8-3       阅读次数:
其特点是角膜内皮细胞变得不规则,细胞面积大小明显不同。CV值是由平均细胞面积除标准偏差而获得,随行态变异逐渐加大,非六角形细胞的数目逐渐增多。
1、巨多形变也是一种伴随年龄增大出现的正常现象,配戴CL缺氧后可加速这种改变。许多研究均指出长期使用CL,尤其采用EW方式配戴者均有明显的巨多形变和多形化(pleomorphism),更为严重者伴有细胞密度的降低。而发生变化的程度也往往与镜片的种类和戴镜时间的长短有关,EW一般比DW引起更快更明显的CV值增大,平均细胞面积增大。超高透氧SCL和RGPCL较少出现此类变化。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恢复起来相当慢,甚至是不可逆的变化。CL引起的其它角膜改变一旦停止戴镜后会逐渐消退,只有内皮细胞的慢性改变不易恢复。但也有报告指出摘镜5年后巨多变形有减轻倾向。长期配戴PMMA CL者摘镜7年后却仍存在明显的这种形态改变。国外近期研究了抛弃型SCL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选择有配戴CL历史的轻、中、高度近视患者更换使用每日抛弃型SCL(DSCL)和频繁更换型SCL(FRCL),观察更换前和更换2年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形态变化。200余眼戴镜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型细胞比率未见明显减少,而CV值却又一定改善,DSCL戴镜后从0.39减至0.37(P<0.001),FRCL戴镜后从0.38减至0.33(P<0.001)。按不同屈光度分组观察,无论何种镜片均可见中高度近视眼戴镜后细胞密度有轻度减少,CV值也有明显降低,但轻度近视眼基本未有改变。上述结果进一步表明任何镜片均会随屈光度增高而厚度增加,因而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会越明显。
2.引起巨多形变得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理论上推断它是缺氧造成的。ATP水平降低,细胞内与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或者可以说角膜实质酸中毒是主要病因。这种形态改变究竟是细胞尺寸的变化还是细胞物质的重新分布目前仍有争议。但无论如何不规则镶嵌是不稳定的,邻接细胞的尺度需相互一致才能更好地维持内皮细胞的栅功能。
3、细胞内皮巨多形变将会造成什么后果目前亦不清楚。这种状态也许会是良性的,尽管其涉及角膜水合的控制。引发角膜水肿后再记录脱水速率,会发现PMMA CL配戴者会显著地慢于不戴镜者。研究还显示了SCL EW出现巨多形变时角膜内皮通透性增加,内皮泵速率亦增加。内皮巨多形变对眼外科手术后角膜消除水肿的作用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临床上可见到一些存在巨多形变的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恢复需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