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角膜塑形镜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8-4       阅读次数:
最早期的角膜塑形镜,诞生于1960年代,由George Jessen首次尝试,又称第一代设计。这时的技术被称为Orthofocous技术。Orthofocous技术未能得到临床推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第一代塑形镜使用PMMA制作,不透氧,配戴时间不能很长,只能在白天短时间配戴,因此近视降低的i型哦啊过持续时间短暂。
2、镜片设计与常规硬质接触镜片相同,患者需要在白天配戴一系列渐变平坦的普通硬质接触镜片后才能在摘下镜片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裸眼视力改善。这些早期的塑形镜组在配戴3~10个月后能减去最多1.50D的近视,且效果难以预测。这种镜片尽管可以附着在角膜上,但居中性很差,常常是上偏或下偏,引发角膜散光。如图显示的是一个典型的第一代塑形镜佩戴后由于上偏而引发顺规散光的角膜地形图。

角膜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