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疱病毒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8-6       阅读次数:

1、原发感染:

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型,常伴有全身发热和耳前淋巴结肿大,眼部多变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假结膜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疱疹、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

2、复发感染:

据炎症发生的部位分为浅层型和深层型。点状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和边缘性角膜炎术浅层;角膜基质炎角膜内皮炎属深层型。无全身症状是复发感染的一大特点。

1)上皮型角膜炎:病变区的角膜知觉常减退或消失,周围角膜的敏感性却性对增强,故症状表现为疼痛明显、摩擦感和流泪。检查可见角膜针尖样小泡,近乎透明,灰白色稍隆起,点状或排列成行或聚集成簇,为角膜疱疹。排列成行的疱疹,破溃融合,向长度发展伸出末端有分叉的分支,形成典型的树枝状角膜炎。树枝状病灶进一步扩大融合,大片上皮受损,形成地图状角膜溃疡。此病常可自限,愈合后很少遗留明显瘢痕,只留下极薄的云翳,一般影响视力较小。

2)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可能由感染病毒或免疫反应引起。病灶可局限于上皮表面及基质浅层,也可向基质深层发展。溃疡位于睑裂区,呈圆形边缘光滑,长时间变化不大。

3)角膜基质炎:有两中类型:①基质坏死性角膜炎,由于病毒直接感染引起。表现为角膜基质内单个或多个黄白色坏死浸润灶,胶原溶解坏死以及上皮广泛性缺损。还会伴有新生血管、瘢痕、偶出现变薄和穿孔,同时发生虹膜睫状体炎和眼压增高等。②免疫性角膜基质炎,主要表现为基质内的免疫反应,有的可能合并有病毒的作用。最常见的类型为盘状角膜炎,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的5~8mm圆盘状浸润及水肿,,几哦啊莫上皮完整,可伴有免疫环,大小不等的角膜后沉淀物附着于基质水肿区的角膜内皮细胞。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的病例可出现角膜新生血管。慢性或复发性盘状角膜炎偶可出现持续性大泡性角膜病变。

4)角膜内皮炎:根据角膜后沉淀物的分布和角膜基质、上皮水肿的形态,可分为盘状、弥漫性和线状三种类型。盘状角膜内皮炎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怕光、疼痛、视例下降,可见角膜后沉淀物,角膜中央或偏中央基质及上皮水肿,伴有轻、中度虹膜眼。严重者可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而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