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点染或着色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8-13       阅读次数:

戴镜过程中角膜着色或点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根据症状和临床所见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应详细询问戴镜史,排除慢性过敏等因素,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同时,应检查镜片的完好程度、无损程度等以及镜片的配适状态,做趋于合理的相应调整。

1、角膜荧光素染色临床分级:

   

等级

临床特征

临床处理

0

无染色可见

 

1

微染色:表浅针点样着染:(少于10点)局部点刻样着染

无需处理

2

轻度染色:局部或弥漫针点样着染和适量的点刻样着染

一般不需处理

3

中度染色:大量的点刻样着染和密集的融合着染

通常需处理

4

重度染色:全角膜大量点刻样着染或融合着染:全层上皮脱失

需处理

 

2、处理:

1)对于0级或1级的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在复诊中发现,通常不需要进行处理。

2)对于轻度的点染患者(2级),应进行密切的跟踪,定期观察。必要时嘱其缩短戴镜时间。

3)对于3级以上中、重度染色患者,常合并有眼部不适甚至较重的角膜刺激症状。必须嘱其停戴,应用角膜营养剂促其上皮修复,同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待角膜完全恢复健康后,方可继续戴镜。针对反复出现的这类症状的使用者,应要求其停用任何接触镜矫正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