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降低未出现预期的效果。例如一例-3.00D近视,戴镜一个月后仅降低-1.00D近视度,并且3周左右无明显变化。
常见原因
每个人角膜的弹性度、硬度、弧度、直径、厚度,眼内压,泪液质量,柔韧度等均有不同。有些患者的反应又快又好,甚至超出预期,如预期降低4.00D,实际可降低4.75D,而有些患者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预期降低4.00D,实际只降低3.00D,这是正常的个体差异。当然配适状态不佳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解决方法
首先确认镜片的中心定位、移动度和荧光素现象是否适当,判断配适状态,有问题需要调整镜片。如配适状态良好,角膜无任何不良反应,可观察等待至少2~3周,允许角膜缓慢地出现反应。当角膜塑形镜的塑形效果稳定,已无进一步改变时,可于2~3周后进一步放平BC0.75~1.00D,在观察2~3周,直至反应的终结,即为此患者角膜矫形的最大效果。角膜K值过平往往塑形效果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