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灯检查时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必要项目,在配戴者初选评估、配戴配适评估、配发镜片和随访复查中都是主要项目。在验配前的检查中,主要是为了确定眼部的适应和禁忌症,并且评估眼球的整体情况和戴角膜塑形镜相关的特征。
裂隙灯检查的流程如下:泪液,睑缘/睫毛,球结膜,角巩膜,睑结膜,角膜,前房,虹膜和晶状体。
裂隙灯主要由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组成。观察系统为一 系统,照明系统为裂隙光源。在使用裂隙灯前要使用对焦棒进行对焦校准,然后调整下颌托,升升降台等使配戴者位于舒适的位置,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检查,常用的裂隙灯观察技术有以下几种:
1、弥散照明法
投射光源上加毛面滤光镜,投射光源于观察系统成40度左右的夹角,低放大倍率,裂隙宽度大。主要观察外眼,如眼睑、睫毛、睑结膜、角巩膜、前房、虹膜和晶状体的大体情况。
2、直接照明法
光源焦点和显微镜焦点在同一观察位。投射光源于观察系统成40度左右夹角,裂隙宽度在0.2~1mm左右,中到高放大倍率。当裂隙宽度稍宽时,观察呈六面体形的角膜,观察角膜各层的病变;当裂隙很小时,可观察角膜切面,如角膜异物的位置,病变的深度等。
3、间接照明法
光源投射在显微镜焦点的一侧,利用光线在组织内的散射来照亮观察目标。根据反射光和显微镜焦点的位置,可分为直接后照法和间接后照法。裂隙宽度按需调整,中到高放大倍率。该方法可观察角巩膜的新生血管,角膜侵润和水肿。
5、角膜缘分光法
光源照射在角巩膜,利用光线在角膜内的全反射,在角巩缘形成一个光圈。裂隙宽度在0.2~1.0mm左右,中到放大倍率。该方法可观察角膜中央水肿(CCC)侵润等。
6、镜面反射法
投射光源于眼球前后轴的夹角等于观察系统和眼球前后轴的夹角。用单目观察,中到高放大倍率。该方法主要用于角膜内皮的观察和泪膜的观察。
7、荧光素检查
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用钴蓝光照明,观察系统可加用#42滤光片,观察方法同弥散照明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是否有上皮的缺损染色,也用于镜片配适的评估。
在裂隙灯检查中,无论是否戴接触镜,以下要点提示了眼球健康和配戴接触镜的安全:
眼睑和结膜:没有炎症,正常红色,正常的解剖,表面纹理光滑。
角膜和角巩膜:没有发红,没有新生血管,透明的外表,没有水肿,正常内皮镶嵌结构。
泪液:没有过多的泪膜碎片,泪膜稳定,泪液量正常,正常的脂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