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对眼部的影响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9-25       阅读次数:

角膜塑形术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在材料、设计和加工工艺上都有很很大的突破,已成为目前唯一能迅速、大幅度降低近视度、提高裸眼视力并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发展的非手术矫正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师验配水平的提高角膜塑形镜对眼部影响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下降。

角膜塑形镜对结膜的影响与一般接触镜对结膜的影响基本相同,最常见的是节目反应性充血,慢性结膜炎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结膜感染等。

结膜反应性充血

角膜塑形镜直径较大、镜片材料较硬,初次配戴镜片的患者会感到较强的异物感和刺激症状,表现为戴镜时结膜充血,轻度畏光、流泪,这种情况往往在戴镜7~10天后缓解,不需要治疗。当患者自觉症状较严重是可以使用润眼液等缓解症状。

另外由于戴镜初期患者没有掌握镜片清洗和护理方法,镜片上有护理液或一些污染物残留是也会引起较严重的异物感和结膜充血,在认真清洁镜片后症状可消失。

慢性结膜炎

一般慢性结膜炎

配戴角膜塑形镜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个人用眼卫生和清洁护理等原因可以引起慢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表现为:畏光,异物感,眼痒,睑结膜充血,睑结膜小乳头、滤泡,结膜囊内黏液性分泌物等。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认真护理和清洗镜片,适当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就可以治愈一般的慢性结膜炎。

巨乳头性结膜炎

配戴角膜哦塑形镜是如能严格要求清洗和护理镜片,巨乳头性结膜炎的发生率并不高。

巨乳头性结膜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上睑结膜的肺感染性免疫性炎症反应。最主要的特点是上睑结膜表面的“巨大”乳头(直径≥1.0mm)。是有接触镜表面的沉淀物(黏液、细胞碎屑、细菌和变形蛋白等)引起。GPC的初期症状比较轻微,表现有轻度的刺激症状、稀薄的粘性非迷雾和轻度的瘙痒感。GPC进展比较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为上睑结膜轻度充血和增厚。随着疾病的进展,炎细胞浸润增加,结膜开始明显增厚和混浊。结膜囊内分泌物非为细丝状、白色粘液性等通常位于下穹窿。连续配戴污染的有沉积物的接触镜将导致结膜的进一步充血和炎症反应。睑结膜将出现乳头并逐渐增大。巨乳头性结膜炎的乳头直径>0.3mm。当乳头直径大于1.0mm时及陈伟巨乳头。

GPC的治疗原则是:认真护理镜片,清除角膜塑形镜表面的沉积物,使用含有没得护理液,配合药物治疗。

GPC预后良好一般不发生永久性视力损害。其结局是乳头变扁平、上皮纤维化和症状消失。轻度的病例,仅但村通过改变镜片的类型和设计以及清洁程序就可以得到治愈对于严重的病例应挺次配戴接触镜,并给予积极地药物治疗。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结膜炎

当机体体抗力低下或遇到较强的传染源时就会引起结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炎均表现为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表面乳头和滤泡,结膜囊内可见分泌物,一般不影响视力,严重者可伴有眼睑的充血、水肿、疼痛和视物模糊。

一旦发生结膜炎应立即停止配戴角膜塑形镜,到眼科专科进行微生物检查,确诊后使用对应的抗微生物药物知道完全恢复健康才可以重新配戴角膜塑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