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近视>6.00D)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8-25       阅读次数:

选择普通射击RGP CL(简称RGP镜)还是选择角膜塑形镜从中心至中周区视网膜聚焦的观点,角膜塑形镜成像质量应好于RGP镜,临床上确实发现一些儿童病例已被诊断挪威弱视,框架眼镜矫正不足0.6,使用RGP镜矫正可以提高至0.8,更换角膜塑形镜后可以矫正至1.0.而且还发现一些高度近视病例配戴RGP镜后近视控制效果欠佳,更换角膜塑形镜后可获得稳定降度和控制近视发展的良好效果。但并不是所有高度近视均首选角膜塑形镜,还需根据是否伴高度散光,角膜K值高低,是否存在屈光参差,眼部其它条件以及验配难易度等方面综合考虑,或试戴后观察配适和眼部反应,患者的自觉症状再性决定。却又一些病例初期选择角膜塑形镜,戴镜1~2周后,虽视觉效果满意,但存在角膜点染反应,而且舒适度患者不满意,因此更换为RGP镜。

 

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问题及处理

 

问题点:

 

高降度设计的反转胡陡度大,与基弧反差大,因而镜片稳定性、定位性稍差,容易出现偏位,针对不同个体对设计要求、加工精度要求高。

处理方针:

为促进中心定位,可以设计2AC弧,增大镜片全直径;偏位不易克服的可适当降低降度值;因人而异采用夜戴、日戴或弹性配戴,某些-6.00~-7.00D的病例经夜戴后裸眼视力可达0.8~1.0,观察见眼表健康状态良好,可以继续夜戴,若视力波动较大可耐受日戴者最好日戴,不能耐受的可以日间配合框架眼镜,或根据生活、学习时间与习惯采用夜戴和日戴交替使用的所谓弹性配戴方法;中心定位好但偏紧配适,活动度欠佳,可以对平行弧或周边弧施行抛磨修改处理。

典型病例介绍

ZHN F 13  No.4518  双眼高度近视、散光:

R0.051.0×-8.50/-0.75),角膜曲率43.50/44.00D,眼轴26.90mm

L0.051.0×-9.00/-1.00),角膜曲率43.00/43.75D,眼轴27.32mm

双眼设计降度-6.50D,光学区直径6.2mm,全直径10.8mm,戴镜视力1.21.0

过夜戴镜1UVA0.20.2,戴镜20.40.3中心定位可,活动度欠佳,进行缩小直径0.2mm,边缘抛磨处理,戴镜10.50.5,配适尚可,患者采用弹性配戴方法。

ZCH  F  11  No.4218   双眼高度近视:

R0.151.0×-7.25D),角膜曲率42.75/43.25D,眼轴26.00mm

L0.151.0×-7.25D),角膜曲率42.50/43.50D,眼轴25.69mm

双眼设计降度-5.00D,镜片屈光度-1.00D,直径10.6mm,戴镜视力均1.2。过夜戴镜10.50.5  OU0.6,戴镜10.60.6   OU0.81~7个月0.8+0.6+PM500  0.5+0.5+,午后配合低度眼镜,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塑形效果良好。

LSY  F  10  No.4233  双眼高度近视,右眼高度散光:

R0.11.0×6.75/-2.00),角膜曲率43.75/45.75D,眼轴24.82mm

L0.11.0×-7.50/-0.50),角膜曲率44.75/46.00D,眼轴24.51mm

设计降度右眼43.00~6.00D,左眼44.00~650D,双眼戴镜视力1.2。过夜戴镜10.30.2中心定位好,活动度适宜,戴镜10.81.0-,配适良好,戴镜1~6个月1.00.8,配适良好。本例角膜曲率较陡,治疗效果较好,虽右眼角膜散光较大,但能获得较好的中心定位,患者和医师均对治疗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