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像差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视觉质量的高低,针对非手术近视治疗的角膜塑形镜也非常有必要探讨治疗过程中眼波前像差的改变。目前根据屈光度和角膜形态来选择采取日戴和夜戴两种方式配戴角膜塑形镜,近期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特别观察了两种方法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一、观察方法
用主观波前相差仪分别检测戴镜前,戴镜1个月患者基本适应视觉状态已达到稳定之后,其戴镜中和摘镜后的像差变化。检查结果通过Matlab软件分析,直接获取35项Zernike系数及每阶Zernike系数的RMS值。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二、夜戴角膜塑形镜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57名患者(112眼)平均球镜屈光度﹣3.25±1.48,柱镜屈光度﹣0.30±0.57,戴镜前裸眼视力平均4.41±0.24,戴镜1个月摘镜后裸眼视力平均4.96±0.11。表显示戴镜中和戴镜前比较结果,除2、3、6阶之外,其余各像差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摘镜后和戴镜前比较,总体RMS、总高阶、3阶和4阶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余均无明显差异(P>0.05)。戴镜中和戴镜后波前像差的改变比较接近。
三、日戴角膜塑形镜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36名患者(72眼)平均球镜屈光度﹣5.58±1.91,柱镜屈光度﹣0.50±0.69,戴镜前裸眼视力平均4.20±0.25,戴镜1个月摘镜后裸眼视力平均4.51±0.20.表2显示戴镜中和戴镜前波像差比较结果,除2阶像差之外,其余各像差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摘镜后和戴镜前比较,总高阶、3阶和4阶改变有差异(P小于0.05),余均无明显差异(P>0.05)。戴镜中的波前像差明显高于戴镜后,而日戴后像差的改变要小于夜戴后。
四、波前像差改变的意义
因镜片的设计、安定位置和移动度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角膜非生理形态的改变,日戴和夜戴角膜塑形镜戴镜中和戴镜后均增加了眼部高阶像差。相比之下日戴组因主要针对中。高度近视,降度设计比较高,镜片活动度较大,戴镜时增加的高阶像差比夜戴组更为明显;又因日戴镜的中心定位非常重要,所以夜戴组的镜片配适相对偏紧,活动度较小,戴镜中体现的像差增加要少于日戴组,而夜戴组则容易引起角膜表面非规则性增加,是导致摘镜后高阶像差增加的主要原因。但两组均未引起明显的带入性散光。对于如何改良角膜塑形镜的设计以减少像差的增加,以及如何利用波前像差知道角膜塑形镜的验配还需进一步研究。
表1夜戴角膜塑形镜后人眼波前像差的改变
|
戴镜前 |
戴镜中 |
摘镜后 |
RMS RMS-2 2阶 3阶 4阶 5阶 6阶 7阶 |
1.24±0.86 0.97±0.89 0.66±0.35 0.52±0.56 0.38±0.35 0.47±0.45 0.34±0.37 0.34±0.33 |
1.75±1.38 1.55±1.26 0.73±0.66 0.83±0.75 0.62±0.60 0.80±0.68 0.51±0.38 0.55±0.43 |
1.91±1.35* 1.63±1.26* 0.90±0.66 0.91±0.78* 0.76±0.72* 0.72±0.59 0.49±0.39 0.50±0.45 |
表2日戴角膜哦塑形镜后人眼波前像差的改变
|
戴镜前 |
戴镜中 |
摘镜后 |
RMS RMS-2 2阶 3阶 4阶 5阶 6阶 7阶 |
1.10±0.75 0.69±0.59 0.79±0.59 0.42±0.36 0.25±0.24 0.32±0.30 0.20±0.22 0.24±0.28 |
1.92±2.04* 1.63±1.65** 0.93±1.26 0.90±1.08* 0.73±0.88** 0.77±0.77** 0.50±0.49** 0.48±0.44** |
1.26±0.69 1.04±0.70* 0.63±0.33 0.65±0.43* 0.43±0.37* 0.45±0.35 0.30±0.21 0.35±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