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不用药●不手术●纯物理疗法
国家药监局惟一批准上市的角膜塑形镜
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惟一眼科推广项目
不手术、不吃药、不限年龄、纯物理疗法,600度以内近视患者,均有可能
七天摘掉近视镜。
矫治原理
近视眼的眼视光学表现为平行入射光进入人眼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即眼屈光力过高。通过配戴特别设计的梦戴维塑形镜,可以合理改变角膜表面的形状,降低眼屈光力,从而降低甚至消除近视。患者只须晚间睡觉时配戴,次日起床摘掉,白天不用戴任何眼镜,就拥有清晰的裸眼视力。这一原理与激光手术相同,但激光手术是永久性地磨削角膜内部的部分组织,而角膜塑形镜则作用于角膜外表面(上皮),不接触任何角膜内部组织,更具安全性。
怎样鉴别真假?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1年下发的《角膜塑形镜经营验配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二条严格规定“严禁销售、使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角膜塑形镜和护理产品。”此规定明确界定了:只有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才是合格、合法产品。凡获得注册证的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均可查询。“梦戴维”角膜塑形镜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3220205号。查询程序:http://www.sda.gov.cn/→数据查询→国产器械→输入注册证号。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角膜接触镜包含软性、硬性(英文缩写:RGP)和塑形角膜接触镜(英文缩写:CRT)。有人把RGP和CRT混为一谈,这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RGP就是普通的隐形眼镜,没有矫治近视的功能;CRT才是角膜塑形镜,才具有矫治近视的功能。查询程序:http://www.sda.gov.cn/→数据查询→国产器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输入6822-01。
3、产品由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承保。保单号:22500012604020900001。
4、摘掉眼镜再付款。
一、配戴角膜塑形镜为何能降低近视?
解答:角膜塑形示意图见图2—1。
图2-1A说明了近视的特征,即眼轴超长或角膜过陡,造成视物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图2-1B 为镜片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配戴后镜片与角膜外表面之间夹着一层分布不均的泪液,泪液的流体力学效应将角膜中央上皮细胞向中周部(外)拉,同时闭眼和眨眼时,眼皮作用使得镜片中央对下方角膜施以一定的压力。这两种效应导致角膜中央曲率变平和中央上皮层变薄,视物成像点向靠近视网膜方向移动,近视度数降低甚至消除。
图2-1C显示角膜塑形过程中角膜地形的相应变化。
二、 角膜塑形镜可以根治近视吗?
解答:近视是由于眼轴超长和眼角膜变陡等现象引发的,而眼轴超长和眼角膜变陡的根本原因至今尚未弄清。因此,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根除近视的方法。角膜塑形镜为暂时性地改变角膜几何状况,降低或消除近视度数。一旦停戴镜片,角膜会回到以前的状态。因此,必须长期使用角膜塑形镜才能保持裸眼视力清晰的效果。对部分较低度数的近视患者,在初期每天配戴镜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可以减少配戴频率,比如,每两天戴一夜等,即可维持矫治效果。
三、角膜塑形技术能控制近视加深吗?
美国俄亥俄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的加长为配戴框架镜、软性隐型眼镜和普通硬性隐型眼镜(RGP)的一半,说明角膜塑形术具有较强的遏制近视加深的作用。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配戴角膜塑形镜三年后,平均年近视度数的增加仅为8度,而配戴框架镜则平均年近视度数增加67度。
四、角膜塑形技术为何能控制近视加深?
美国休斯顿大学视光学院Smith教授的近视发展理论指出,配戴框架镜,入射光在角膜中央区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提高了视力,但在中周部却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因此,“成像壳”与视网膜仅在中心区吻合(见图2-2A)。由于视网膜有向“成像壳”靠拢的倾向,眼轴将加速增长。配戴角膜塑型镜后,角膜瞳孔区趋于球面化,“成像壳”不仅在中央,同时在中周部也更靠近视网膜(见图2-2B),从而导致眼轴增长减缓。
五、成年后可施行手术消除近视,为何需要角膜塑形?
解答:角膜塑形可以在用户不能施行手术时免除配戴框架镜的不便,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遏制近视度数的增加,降低高度近视的发病高度近视会引发很多危险的眼病,如视网膜脱落等眼疾。此外,近视度数越高,手术矫治时需磨削的角膜组织越多,手术风险也越高。因此,角膜塑形可以降低其它眼病的发生率和今后手术的风险。
想要了解更详细情况,请登陆欧普康视网站:专家点评
褚仁远教授(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角膜塑形术是一项医疗技术、需要合格的医师、合格的镜片和合格的用户才能成功,既安全又有效。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和美国FDA均批准了角膜塑形镜的临床使用,这些批准是在严格的临床试验论证后作出的。只要用户按照医师指导正确使用一定是非常安全的。欧普康视研发的新型角膜塑形镜在中国临床应用9年来,使用人数超过10万,未发生一例不良反应事件。
谢培英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一般来说,戴镜两小时后平均降低100度左右;戴镜第一夜可降低300度左右;戴镜一周后可达到最大降幅。
陶悦群博士(原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全球目前有约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每年约100万人接受治疗。已在加拿大、美国、韩国召开过9次全球角膜塑形技术研讨大会,角膜塑形的效果令人鼓舞,安全性也受到专家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