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检查是眼视光检查的第一步,也是视光学检查的基础与核心。一般视力检查为中心视力的检查,中心视力是视觉功能定量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视网膜黄斑中心的凹视觉敏锐程度,即对视标准的分辨阀值。视力检查时一项心理物理学的主观检查,因此必须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的过程和方法,力求得到患者的良好配合。
目的:
1、 定量评估人眼分辨和认识物体形状的能力即人眼的视觉敏锐度。
2、 评定角膜塑形镜矫正的视觉质量。
3、 评定角膜塑形的矫正效果。
4、 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观察戴镜期间的矫正效果和视觉质量。
5、 动态了解随年龄改变而出现的视觉功能变化。
检查方法:通过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
一、远视力
1、远视力的检查方法
(1)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用“E”字或“C”作视标,视标视角成调和级数,或用字母、阿拉伯数字以及儿童用得简单图形做视标。
(2)检查距离要求5m,不足5m的房间可采用反光镜法或使用2.5m视力表。眼睛高度最好与视标处于同一水平,或与视力表1.0行视标的高度相同,以减少视角差。
(3)视力表的照明要求均匀无眩光,约在300~500lux。
(4)先检查右眼,后检查左眼。
(5)先从大视标开始检查,逐行向下到看不清为止,能看清的最小一行为被检查者的视力。远视力低于0.5者,改行视标的每个视标都要认出,视力为0.6~1.0者每行允许认错一个视标,高于1.0者每行允许认错两个视标。
2、视力记录方法(以国际标准视力表为例)
(1)一被检查者所能正确认识视标的最后一行为其视力。
(2)如一行中只能识别个别视标,记录上行视力,并加上此行识别个数,例如:0.6行识别3个视标可记录为0.5+3。
(3)如一行中不能完全识别视标或有认识错误,记录此行视力并减去错误个数,例如0.8行2个视标识别错误记录为0.8-2。
(4)若在5m出连最大的字符(0.1一行)也不能认出,嘱患者逐步走近视力表,直到认出为止,记录下距离,在根据V=d/D的公式计算,V为实际视力,d为实际看见0.1行字符的距离,D为正常人应当看清该字符的距离(50m)。如3m出能看到0.1,则视力为V=3m/50m=0.06,1m处能看到0.1,则视力为V=1m/50m=0.02,余类推。
(5)1m处仍看不到1.0者检查指数。检查指数要求在均匀光线下检查,不要迎面光也不要背光。要求记录患者看到指数的距离。指数检查到5cm为止。记录方法:右眼,指数/30cm(OD,CF/30cm)。
3.远视力检查注意事项
(1)应先查右眼,在查左眼,单眼检查,避免遮眼器压迫眼球。
(2)房子被检眼眯眼、另一眼遮不全。
(3)由上而下依次指示视标。
(4)被检者要在3面内正确指出视标所示方向。
(5)戴镜者先查裸眼视力,在查戴镜视力。
二、近视力
近视力检查用以测定近距离阅读能力。
1、采用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近视力表,其设计原理和记录方法均同远视力表。
2、在标准距离(即通常的阅读距离
3、光线无特殊要求,自然光或人工照明均可以,要求光线要均匀、无眩光。
三、对比度视力检查
对比度是由物体亮度对比背景亮度而确定的,对比度=(物体亮度-背景亮度)/(物体亮度+背景亮度)。通常视力在高度对比下进行测量,而在不同对比度的状态下,视力在一定空间频率的分辨能力称为对比度视力。可利用不同对比度视力表(如:50%、25%、10%、5%)测量并可绘出对比敏感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