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眼平衡 双眼平衡目的是让双眼调节刺激平衡,使双眼有清晰而舒适的视力;将调节反应降至零。双眼遮盖处于开放位置,双眼同时雾视值双眼视力降至0.8或以下(加+0.75D)。选择上一步骤所测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在右眼前加个棱镜度BU,左眼前加3个棱镜度BD。告知配戴者他会看到两行视标,比较上下两行视标的清晰度,上(左眼)下(右眼),在较清晰的一行前加+0.25D,重复使上下两行视标同样清晰。如不能达到上下行同样清晰,则主导眼保留最清晰的视力。
2、 双眼MPMVA 双眼同时雾视,一般加+0.75D到+1.00D,双眼同时逐步增加-0.25D球镜至终点。终点的判断可用红绿平衡,更小更黑和1.0视力中的任一种。
3、 试镜架验光
将综合验光仪上得到的度数最后在试镜架上在确认和调整一下。比如说由于后顶点距离控制不好导致的球镜度数的差别等。
4、 散光变的应用
当仅适用球镜矫正视力不佳,怀疑有散光的存在时,可以使用散光表,初步判断有无散光,以及散光的轴向和度数。
充分雾视,确定两根焦点线位于视网膜的前房,雾视量为估计散光的一半以上,如估计散光1.00D,雾视量要在0.50D以上,指导配戴者看时钟面型的放射状的散光表,找出散光表中线条最黑的方向,说明黑线垂直方向的子午线接近视网膜,散光轴于黑线垂直:30×小钟点数方向线最黑,在该轴向上逐步增加-0.25D散光至各方向线条均匀一致(显示各向线条一致的散光表),增加的度数为散光的初步度数。运用散光表初步判断散光后在行单眼MPMVA然后行交叉柱镜检查,步骤同综合验光仪作主觉验光的步骤。
验配角膜塑形镜时验光的注意事项
1、 在验光过程中要尽可能达到配戴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而不要认为达到1.0就可以了。
2、 结合验光结果和角膜地形图或角膜曲率仪的结果,判断散光的来源,是角膜散光还是内散光。
病例1:角膜曲率度数 44.50@180/45.50@90,验光结果为-3.00/-0.75×180,角膜散光=平坦K-陡峭K×平坦子午线,该例配戴者角膜散光为-1.00×180,和验光得到的散光轴位一致,度数基本一致,所以该配戴者的散光主要是角膜散光,且散光度数小于1/3球镜度数,可以戴角膜塑形镜。
病例2:角膜曲率度数 44。50@180/45.50@90,验光结果为-3.00/-0.25×90,角膜散光=平坦K-陡峭K×平坦子午线,该例配戴者角膜上哪逛为-1.00×180,验光得到的散光减去角膜散光为内散光,相减要在轴位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该配戴者内散光为-1.25×90,说明该配戴者的散光即角膜散光又有内散光。戴角膜塑形镜改变了角膜散光后会使内散光暴露,不适合带角膜塑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