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11-21       阅读次数:

近视

        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视网膜上只能形成弥散光圈,因此看不清远处目标。同理,从近视眼视网膜发出的光线称为集合光线,其焦点位于眼球和无限远之间,称为近视眼的远点。如果目标恰好位于近视眼的远点,则可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所以近视眼看近距离目标是清晰。近视眼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有关。近视眼按其性质可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屈光指数性近视;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

主诉

        患者视远处模糊不清

分类

        按近视的性质分类

          1   轴性近视:眼轴过长,但眼屈光力正常者。

          2   曲率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过大,而眼轴正常者。

          3   屈光指数性近视:多由于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大所致。

临床特点

   主要表现

          1   视力障碍:特点为远视力减弱,近视力正常。

          2   出现视疲劳。

          3   眼球突出,眼轴变长。

   次要表现

          1   出现外隐斜或外斜视:集合功能减弱所致。

          2   引起弱视:为儿童时期的近视影响视觉发育所致。

          3   玻璃体液化:混浊、后脱离。

          4   眼底改变:较高度者可出现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或环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有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及色素沉着呈圆形的Fuchs斑;巩膜后葡萄肿;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视网膜裂孔、继发视网膜脱离周边部视网膜变性等。

误诊分析

          1   假性近视:由于睫状肌过度收缩而引起的调节痉挛造成的近视,即调节痉挛性近视,当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这部分近视即消失。

          2   高度近视眼:有眼底改变时应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组织胞浆菌病、回旋状脉络膜萎缩和眼弓形虫病相鉴别。

辅助检查

   主要检查   屈光检查呈近视屈光状态。

   次要检查   眼超声检查显示眼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