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戴角膜塑形镜泪液检查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8-20       阅读次数:

1、目的

1)了解泪液分泌量,泪液成分和泪膜的稳定性。

2)排除干眼病和某些全身综合征等疾病。

3)作为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成规检查,评价角膜塑形镜对泪液的影响。

4)评价各种药物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副作用。

2、检查分类

1)泪膜稳定性:主要反映泪液黏液层的功能,保存泪膜相对稳定的时间,如常用得泪膜破裂时间的检查。

正常值:11~30秒;BUT10秒以下者,不适合戴用角膜塑形镜。5秒以下为异常,表明泪液黏液层的功能欠佳,泪液膜的稳定性低下。

2)泪膜表面性状:利用泪液镜、干眼检查仪等表面泪膜观测装置观测泪膜表面的形态、色彩度、均匀度、有无有形成分等,用以评价泪液膜的含水量、厚度和脂质成分的变化等。了解泪膜中水分含量的比例关系,一方面为“干眼症”的诊断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对角膜塑形镜的配戴适应证和护理提供参考,并观察判断角膜塑形镜对泪液膜产生的影响。

分级和描述方法:

1)  ΙII级表示泪液中水分较多,属于正常状态。

2)  Ⅲ、Ⅳ级表示泪液中谁有比例失调,油脂厚度增加,对眼部的湿润作用下降,易出现眼干症状。同时此状态下配戴接触镜,镜片易出现分泌物沉淀,影响配戴效果,需嘉庆镜片的清洁护理。

3)  V级表示泪液中油脂过多,属于明显干眼症,不适宜配戴矫正屈光用接触镜。

3)泪液分泌量检查:测定和观察泪液的分泌量和潴留量,常用的方法有Schirmer试验,酚磺酞染色棉丝测量的裂隙灯下泪液弯月面的观察等。

泪液分泌量的判断标准:(以Schirmer试验为例)

1)  长度为10~30mm,属于正常范围。

2)  长度为5mm以下应考虑为病态,属于泪液分泌减少症。

3)  长度为30mm以上也许与试纸的异物刺激,引起反射性分泌增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