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原因
角膜塑形镜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角膜接触镜,除了现有角膜接触镜一般的合并症外,还有其较为特有的一些临床异常问题。由于验配所需的仪器、验配者的经验、镜片材料透氧性能、镜片质量。镜片配适状态、个体对镜片的适应性、角膜塑形镜配戴与护理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以及配戴者对医生嘱咐和规定的依从性等都会有差异,而这些原因均会导致各种合并症的发生。
二、功能性合并症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功能性合并症包括视力波动、重影眩光、较欧美地形图偏中心改变、地形图“中心岛”现象等,主要与配戴者适应证选择、验配经验等密切相关;另外出现配适不良时的处理液需要验配者具有相当的经验。验配初期经验不足可能导致偏中心、角膜隐窝等现象,可通过竞聘打磨修改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以上的评估和修改均需要验配者的经验和技术,否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三、器质性病变
器质性病变包括角膜上皮损伤,角膜基质浸润以及最严重的并发症角膜溃疡。在病例观察中发现45.18患者曾出现上皮染色阳性,表现为散在点状染色,多数无任何刺激症状,少数有畏光、刺痛等症状。适当给以抗生素鸡营养角膜上皮滴眼液滴眼后痊愈。早期多数作者认为,角膜点状脱落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发生原因是镜片配戴过紧、过松以及镜片对角膜中央压迫等原因,可能造成角膜上皮不同程度的损害。我们的病例中仅有4眼发生角膜浅基质层浸润,呈灰白色混浊伴角膜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阳性。经治疗痊愈,角膜恢复透明。结膜囊病原体培养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为黄金色葡萄球菌,未培养出真菌。引起角膜浸润的原因可能是镜片配适不佳或者材料的透氧性不足,配戴角膜接触镜后角膜上皮脱落、糜烂增加,再加上配戴者对镜片的护理不当,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是角膜感染的机会增大。及时发现并停止戴镜,给予特异或广谱抗生素治疗,多数可在短期内得到控制。
角膜塑形镜治疗后眼部器质性并发症与一般RGP镜类似。但由于角膜塑形镜的特殊设计,因此可造成其他并发症。角膜塑形镜治疗存在视觉功能异常和有关角膜合并症,器发生与治疗前患者适应证得选择、验配时荧光素评估经验、镜片的设计以及配戴操作护理等有较大关系。因此强调角膜塑形镜治疗需严格适应范围,规范验配操作程序,按患者角膜参数设计镜片,定期复查,对于较少合并症的发生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