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验配角膜塑形镜应能明显缩小视网膜倍率,提高视觉治疗功能,可以获得明显的角膜塑形效果,提高裸眼视力,对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优于其他非手术方法。
验配方法:
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有无屈光参差采用不同配戴方式。近视度<7.00D,FK值>42.5D,角膜散光度<2.00D可考虑采用夜戴法,观察一周若能获得良好配适,裸眼视力和塑形效果,则继续夜戴;近视度≥7.00D,FK值≤42.50D,角膜散光度<3.00D采用日戴或弹性配戴方法,或原为夜戴效果欠佳改为日戴;存在屈光参差,或角膜散光度≥3.00D,采用角膜塑形镜与RGP配合的日戴方法。
戴镜3年后屈光度、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的变化:
根据戴镜前后的各参数值以及戴镜后戴镜前差值。可见戴镜期间近视度和角膜曲率保持稳定的降低状态,戴镜3个月时最为显著,散光度有轻度增加,眼轴长度增加在2年内尚未见有统计学意义。
裸眼视力改变:
戴镜前平均视力右眼4.15±0.22,左眼4.12±0.45,戴镜1周至36个月后裸眼视力稳定提高,平均4.63~4.80。
提高至≥0.6,≥0.8和≥1.0的比率,戴镜3个月时可达64.5%,51.6%和37.2%,戴镜1~3年期间,分别为42.8%~50.6%,35.7%~39.8%和21.8%~29.0%。
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
戴镜3年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率有轻度降低,平均面积和变异系数有轻度增加,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面微对角膜细胞产生明显影响。
角膜厚度改变:
戴镜3年期间角膜中央区厚度轻度变薄,旁中心区厚度轻度增加,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面微对角膜厚度产生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