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配方法和结果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9-24       阅读次数:
自行设计试戴镜辅助处方
 
普通球面或非球面设计RGP CL达不到良好配适状态和舒适稳定的矫正视力是,根据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设计部同弧度和直径的逆几何形设计镜片(RGDGP CL)的试戴片,获取试戴片后经过试戴60分钟左右基本适应后,在根据银光素染色显现的影响进行设计调整和屈光度调整,直至获得最佳配适状态,最佳矫正视力和良好的舒适性,达到医患双方的满意后定制镜片,戴镜前上需认真培训患者,以掌握规范的戴镜和护理方法,配合医师做好各项医疗管理。
 
监控过程
 
规定定期复查时间:戴镜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之后每2~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内容:矫正视力,电脑验光,列席等检查眼表健康状态、镜片配适i状态和镜片洁净度、完整性,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哦地形图检查,酌情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对比敏感度和波前像差,同时进一步监督指导护理程序、戴镜方法和时间。
 
选择验配RGDGP CL 的对象和理由
 
根据北医眼视光学中心近期的临床经验,选择术后来中心要求验配接触镜一进一步矫正视力的角膜屈光手术后病例29例(50眼),其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20~42岁。RK术后6眼(术后10~16年),PRK术后9眼(术后2~15年),LASIK术后35眼(术后2~12年)。残余球镜度﹣1.00~﹣18.75D,散光度0.75~4.50D裸眼视力0.01~0.6.所有的病例均不愿或不允许在配戴框架眼镜,希望利用接触镜施行在矫正。
 
所有病例角膜屈光手术后视力均低于0.7.其中7例有1眼继发圆锥角膜,另1眼残留近视、远视和散光,两眼存在4.00~11.00D屈光参差;另有6例也存在3.00D以上的屈光参差;13只眼有不规则散光,视力矫正不良;14只眼有高度近视或高度散光,近视矫正不良;1例岁双眼参与屈光度不高,利用普通框架镜亦能矫正良好,但患者不愿戴框架眼镜,不改手术是初衷;1例双眼施行RK术13年,但1只眼有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11年,长期使用1只眼视物,视疲劳症状日益加重,所以要求改善受伤眼视力。所有病例验配普通设计RGP CL均效果不佳,配适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