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12-4       阅读次数:

临床特点

1 主要表现 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以睑部及穹窿部结膜最为显著,同时出现黏液脓性分泌物

2 次要表现 乳头增生,假膜;如果是流感嗜血杆菌Ⅲ型(Koch-Weeks杆菌)或肺炎球菌感染时,可有小点片状结膜下出血;若累及角膜表现为卡他性角膜边缘浸润或溃疡

3 误诊分析 临床上流行性角膜炎容易误诊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应注意鉴别

治疗要点

1 对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或蘸取上述溶液的消毒棉棒清洁眼部

2 有假膜者,可用生理盐水棉棒将其除去,然后再滴滴眼液

3 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物滴眼,在未行细菌培养的情况下,原则上选用广谱抗生素,选择兼顾革兰阳性杆菌和阴性杆菌两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早期治疗应频繁滴眼,没15分钟一次,连续2小时,然后改为每小时1次,连续24-48小时,随后酌情减量,每日4-6次。奎诺酮类药物对绝大多数格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杆菌也有效。常用0.3%氧氟沙星、0.3%环丙沙星、0.3%(0.5%)左氧氟沙星。氨基苷类药物常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杆菌肽主要用于革兰阳性杆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炎症,滴眼液浓度为100-500U/ml。多黏菌素B对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高度的抗菌作用,滴眼液浓度1-2.5mg/ml。也可选用两者抗生素滴眼液交替滴眼,每30分钟1次。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常用0.5%四环素、0.5%红霉素、0.3%妥布霉素或0.3%氧氟沙星。

4 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处理

5 本病虽然预后良好,但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现患者应严加消毒隔离,医务人员为患者治疗操作后,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