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种医疗方法的评价应建立在以下几点上:①疗效是否确切;②实施是否可行;③危险性有多大;④对象是否愿意接受。
一、疗效是否确切
国内发展的情况可以表明,现代角膜塑形术对于特定人群、特定时限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有较好的矫治效果,近期熊爱国尤为显著。它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那种把它和角膜接触镜,甚至普通框架镜同等对待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任何一种近视眼的矫治方法,都有其一定的范围和特点。比起角膜接触镜来说,角膜塑形技术应用的范围较小;比较框架眼镜来说,它的应用范围更小。就目前的认知范围来说,它最佳的适用范围是某些低度近视以及低度顺规性近视散光的青少年人群。从目前的临床资料来看,它并不像屈光手术那样能真正矫治近视眼。至今缺乏通过戴Ortho-K CL后,眼球最后发育成正视眼的临床资料。仅仅是在一定时限内,让患者的近视屈光状态暂时性地消失或降低,因此它的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实施是否可行
大量的中外临床资料表明,现代角膜塑形术是一种医疗行为,应严格在医疗机构内实施。验配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医疗知识,特别是关于眼科的医疗理论与实践。在实施中必须以人为本、科学进行。切记商业炒作,把Ortho-K CL的实施作为赚钱的工具。事实胜于雄辩,在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受阻的特殊时期中,仍有极少数的医疗机构科学的进行Ortho-K CL的实施,这位那些需要的特殊人群带来了喜悦。
三、危险性有多大
从大量的中外临床实践来看,规范化地实施角膜塑形术,安全性有相当的保证。但如果一味蛮干,则有相对危险。廖瑞瑞和陈咏冲等对142例(284眼)实施“一副到位”夜戴的Ortho-K CL近视眼患者,进行了戴镜28日后的角膜上皮完整性观察,发现45%的眼角膜上皮都有染色。镜片过紧组这一现象达61%。这说明相当多“一副到位”的夜戴Ortho-K CL患者的角膜上皮均存在健康的问题。危险性的大小和镜片的质量、验配水平、验配师的临床医疗水平、配镜者的认知水平、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都有直接的关系。有一点是肯定的,角膜一旦遭受急性感染,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会直接导致Ortho-K CL在我国的开展;。角膜塑形术,不等于一般的手术。一般手术的围手术期时间短,手术过程中是“一刀干预”,术后度过了“红肿热痛”炎症现象,潜在的危险性却始终存在,这是因为Ortho-K CL片干扰了眼球原先的解剖与生理状态。因此要确保角膜塑形术最大的安全性,高超的验配技术、优秀的产品质量、健全的管理与随访制度、实施者扎实的眼科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四、对象是否愿意接受
从我国引进这项技术后的火暴场面可以预见角膜塑形术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这是因为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与日俱增,许多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不能做准分子激光矫治术又不愿戴眼镜,但社会在求学、求职及参军上对近视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从Ortho-K CL 对特殊人群特殊时间的实施中见到较好的效果,促使了消费对象与家长都乐意接受。由于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绝对值巨大,尽管特殊人群只占这类病人中的一小部分,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人群。但反过来思索,Ortho-K CL从火暴一下子变得冷清,其原因除了不科学、不规范的认为操作外,角膜塑形术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理念,如下所述:
1、要确立个体化、渐进式的验配模式。短期内使角膜再造型程序安全性下降,但从验配Ortho-K CL的第一天开始,个体化与渐进式的规范标准应同时出台。
2、常规Ortho-K CL片规格、设计与质量标准的确立。
3、Ortho-K CL实施诊疗规范的制定。
4、Ortho-K CL 验配操作规范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