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上皮分化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7-26       阅读次数:
        人类的角膜在出生前是与子宫内的羊水接触,出生时才初次暴露于大气的氧中。而小鼠等动物则不然,出生时仍为闭睑状态,生后12日稍微开睑,14日时才完全开睑,小鼠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小鼠在羊水中时角膜上皮只有两层构造,小鼠的眼睑刚刚分离时眼表面一旦与空气接触,角膜上皮迅速增殖变化成4~5层,14日后分化成成体的多层细胞。这表面无论是皮肤还是结膜或角膜上皮依据遗传程序化的分化过程,氧作为一个信号激发上皮向多层化分化。为进一步确认这一事实,在小鼠生后8日眼睑尚闭合时用外科方法强制开睑,2日后观察到角膜上皮增厚变为多层,而且利用特异性染色K12证实不是其他的上皮细胞而是角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因此估计大气中的氧成分作为一种刺激因素引发角膜上皮进行性分化。
 
       氧信号在决定上皮分化的方向上也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结论有提示我们CL引起的缺氧反应不单是代谢性和抗感染抵抗,还要注意角膜上皮分化方向偏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