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知识——白色念珠菌性角膜炎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3-1-20       阅读次数:

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起病一般都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白色念珠菌性角膜炎占真菌性角膜炎的10%-20%

1.临床表现
多有角膜外伤或免疫抑制的病史。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长期使用激素,则应首先考虑酵母菌特别是念珠菌感染的可能。念珠菌角膜感染初期,病变局限呈境界清楚的圆形,病灶一般局限在角膜基质内,不像丝状菌哪样向前房内发展形成内皮斑。进展期病例也可能出现较重的前房炎症,甚至造成前房积脓。溃疡使角膜菲薄,但角膜穿孔的情况丝状真菌少见。

2.治疗原则
轻度患者给予0.2%富康唑或0.1%氟胞嘧啶点眼,每小时1次。氟康唑1ml结膜下注射。每日1-2次。伊曲康唑100-200mg,每晚睡前口服1次。中度患者可加用1%咪康唑点眼,每小时1次。氟康唑100mg静脉点滴,每日1-2次,角膜溃疡局部用5%碘酊烧灼,每日1次。重度患者可加用5%那他霉素点眼,每小时1次。控制炎症的同时,行角膜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