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知识——镰刀菌性角膜炎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3-1-21       阅读次数:

镰刀菌属于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腐生性或寄生性真菌,但在无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几乎不存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感染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在真菌性角膜感染中,镰刀菌占首位。

1.临床表现
镰刀菌引起的溃疡呈污秽的灰白色,边缘不规则,从溃疡的边缘可见白色的丝状物伸向实质内、前房积脓、脓液粘稠、角膜内皮斑形成,溃疡的周围可见卫星病灶及免疫环。

2.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那他霉素:一般使用1%-5%眼药水或5%的眼膏,每日6-8次点眼。咪康唑:1%咪康唑点眼液点眼,每半小时或1小时1次。结膜下注射每次5-10mg。全身用药一般以200mg/次开始,每日3次静脉滴注。重症患者可每次用到800mg。氟康唑:0.2%点眼每半小时或1小时1次。全身用药一般以100-200mg口服静脉滴注,每日1次。二性霉素B:用0.05%-0.2%二性霉素B点眼,每半小时或1小时1次。由于镰刀菌的变异株很多,早期即应该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对重度患者,在炎症控制的条件下,行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应继续抗真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