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片配适不良与解决方法—镜片下移

来源:云南眼视光      发布时间:2012-8-30       阅读次数:

1、原因临床表现

由于角膜呈非球面,曲率从中央向外周渐趋平坦,镜片在重力的作用下,或由于上睑将镜片推下,导致镜片下移,临床上较常见。如果镜片仅轻度下移,夜戴型镜片在睡眠时可回到角膜中央,配戴者无视物模糊等症状,角膜地形图检查显示治疗区无明显偏下方,则为可接受配适状态,不需处理。

若镜片下移达角膜缘外,呈低位固定,引起视力模糊或眩光,影响治疗效果,角膜地形图检查显示角膜中央偏下方曲率变平,角膜中央偏上方曲率变陡,则需修改镜片设计。若睡眠后发现镜片向下方偏位,多是有松弛的配适状态引起,但有时也出现偏紧的配适状态。

角膜的平坦程度因人而异,更为平坦的角膜(高e值)上如配戴的Ortho-K AC弧较陡,与相对应的角膜面无法平行接触,形成角度,是表面张力降低,促使镜片偏离中心。如果AC弧过陡,镜片甚至会形成拱形,减少了中心区接触压力。

2、解决方法

1)滴入荧光素后在裂隙等下将镜片推至角膜中央区,仔细观察Ortho-K的配适,根据镜片的中心定位,各弧面的宽度和对称性,镜片的活动度,正确判断配适状态究竟是偏松还是偏紧。

2)下方偏位见RC弧下产生较多气泡,应将RC弧变平。如RC弧面下荧光显像适宜,可将AC弧放平坦0.50D,增加镜片后表面张力,以改善CL的中心定位。

3)减少镜片重量或将镜片的前弯削薄。

4)配适偏松,镜片活动较大,将AC弧变陡。

5)配适松弛,RC弧下荧光显像不足,应将RC弧和AC弧均变陡。

6)增大镜片直径,加宽AC弧,增加与角膜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中心稳定性。

 

角膜塑形镜片配适不良与解决方法—镜片上移

1、原因及临床表现

由于眼睑张力太大,镜片配适较平,镜片直径偏小,或角膜形态不规则,散光较大者可出现镜片上移。临床上不多见,但较难处理。

镜片上移配戴者由于角膜光学区受到不均匀压迫,多出现眩光或重影,常影响夜间视力。角膜地形图检查显示角膜中央偏上方曲率变平,角膜中央偏下方曲率变陡,角膜地形图呈现“笑脸”形态。

2、解决方法

A、镜片上缘明显偏高时,若配适较平,将AC弧变陡0.50D

B、加大镜片直径。

C、加大镜片中央厚度0.03~0.05mm,使中心前移,带动镜片下移或考虑底朝下的三棱镜(1~1.5BD。)设计,利用重力将镜片推向下。

D、考虑重新定制镜片,薄化镜片边缘,减少边缘翘起度0.02mm,以减少上睑的作用力促进镜片的中心定位。

E、偶见镜片固着于上方,属于过紧配适,应将AC弧变平或将直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