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及临床表现
由于上眼睑的作用,眼睑和重力促使偏心的作用力超过了维持中心定位的表面张力而将镜片推向鼻侧或颞侧,眼睑对泪液的挤压也可导致镜片偏心。或由于角膜逆规散光,是表面张力集中于90°经线上,使镜片更趋向侧方移动。或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鼻、颞侧不对称等均可导致镜片向两侧移位,临床上很难处理。比较典型的松弛配适容易想颞侧偏位,而偏松或偏紧的配适均有可能向鼻侧偏位。另外镜片前表面出现沉淀物也会增加眼睑的摩擦力。
镜片两侧移位多出现眩光或重影。角膜地形图检查显示颞侧或鼻侧区域角膜曲率变平,比较严重的侧方偏位甚至会出现假型圆锥角膜样改变。
2、解决方法
A、配适偏松,可试行增大镜片直径或将AC弧变陡0.5~1.0D。
B、将镜片RC弧变陡或将BC弧变陡,增强顶点区域的接触,以促进中心定位。
C、配适偏紧,可将AC弧变平0.5~1.0D。
D、镜片保持清洁或增加湿润性,以降低镜片与眼睑之间的摩擦力。
E、为增加镜片与角膜旁周边区域的平行吻合,减小结合角度,通过增加表面接触面积表面张力,AC弧可改为2个弧区,而减少第一个AC弧宽度,靠外弧区比靠内弧区平坦1.0D。
F、若为角膜逆规散光者,可按照散光子午线将镜片的定位弧区制成托力克弧区有利于镜片中心定位。
角膜塑形镜片配适不良与解决方法—镜下气泡
原因及表现
RC弧区较窄、较陡,其下没有足够的泪液充填,或镜片配适太陡,或直径过大,或镜片沉淀较多,泪液无法循环,气泡大量停留于镜下,而且不易排出,有时甚至气泡围绕RC 270°,角膜不能得到润滑和充分的供氧,气泡下部分染色可见。配适偏松时可见镜下不时进入气泡,但可很快排出。
解决方法
1、镜片中心定位良好,有适宜的活动度,仅镜下有商量空气泡,一般不需特别处理,随戴镜时间的延长,可自行吸收。
2、如气泡范围少于45°,可观察第2天是否出现染色。如气泡多余45°,较难排除出,可导致角膜染色。可先取下后在镜片内弯面滴上润眼液后再带上观察,有的可解决。若导致角膜染色,观察2~3天,如染色不减轻者,将RC弧曲率半径加大0.50D。
3、配适偏紧,将AC弧变平,若RC弧面下气泡较多,将RC弧变平或设计2个AC弧区,减小接合部角度减少局部对角膜的压迫。
4、适当减小镜片直径。
5、若因镜片沉淀粘附,需指导患者正确清洁护理镜片,或需要更换镜片。